您现在的位置 > 主页 > 行政执法 > 正文
海绵城市理念不仅用于生态岸线河堤
发布者:最新更新 发布时间:2023-05-13 00:33 阅读:
 
  「大雨不內澇,小雨不濕鞋」「出門見綠、移步見景、小行見園」……在「建造海綿城市」的大考上,新沂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。近年來,新沂市在海綿城市建造中,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,聚焦緩解城市內澇和提高水環境質量的新思路,規劃建造了海綿項目多達170個,占建成區面積33.6%以上。凝心聚力譜寫從「一城塵土半城灰」到 「一城綠茵半城湖」的蛻變新篇章。
  
  四月的沭河之晨景象公園綠草如茵,樹木樹立,絡繹在花與綠交織的「林蔭隧道」,宛如一幅人在景中走,景在畫中遊的春日盛景。曾幾何時,這裏廢物遍地、河水渾濁,現在卻已變為市民娛樂休閑的生態步道。
  
  市民陸女士邊走邊說:「以前,這面都是河邊,人走多了就天然形成了小路,特別是下過雨都不敢帶孩子去野外玩,處處都是積水、爛泥,現在底子不必擔心了,大雨過後,路面沒有積水,這面的環境和空氣都特別好。」
  
  沭河之晨景象公園是新沂建造的第一個海綿公園,也是試點海綿城市建造的要點片區之一。2019年,新沂市在公園提高工程中引進「海綿城市」建造理念,經過透水混凝土、植草溝、雨水花園等海綿措施完成對雨水的搜集及使用,防止城市內澇,增強城市韌性。更重要的是,公園改造提高後,關於維護和改進中心城區生態環境,增強城市綠洲生態功能,提高城市形象品位和區域競爭力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。
  
  無獨有偶。「海綿城市」理念不只用於生態岸線河堤,還「搬進」了社區和校園。走進市第一中學,一個個綠洲小園林鑲嵌其間,園內水草豐茂、鮮花綻放,一條小河碧波蕩漾。在一中海綿校園建造工作中,市住建局特別重視綠化、美化與公共建築類海綿化改造相融合,不只對路途的雨水徑流做了認真分析,還對每一個區域雨水徑流的搜集都做了精心設計。
  
  新沂市海綿辦主任張煒說:「一中海綿校園改造工程,充分使用雨水花園、植草溝、透水鋪裝、透水模塊等海綿技術,讓水綠景象和『毛細』雨水搜集管網緊密結合,從底子上解決校園內澇和生態功能缺失的問題,進一步保障校園排水防澇安全、提高校園水生態環境質量!」
  
  如何能建造一條能「呼吸」、會「喝水」的路途?近年來,新沂市因地製宜,在海綿城市建造中,聚焦緩解城市內澇和提高水環境質量的新思路,將「源頭減少、過程操控、末端管理」的「海綿+」理念根植於城市建造各方面,體系化全域推動海綿城市建造,建成了10公裏城市水環、15公裏泛水環和若幹個微水環,將水體連點成線、連線成環、連環成網。同時,依托校園、小區等海綿改造項目,要點打造「一欄一館一校園」的海綿城市建造科普觀光帶,經過小區雨汙分流、雨水花園、透水鋪裝、陽臺落水管改造等技術措施,強化雨水積存、浸透和凈化,從源頭防止日子汙水經市政雨水管網直排入河,減少雨水徑流汙染。現在,完成了居住小區、單位院子、市政路途等多類型「海綿城市」樣板項目,形成了可復製、可推行的標準和建造經驗。讓城市像海綿般呼吸吐納,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天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與韌性。
  
  「今年新沂方案組織項目15個,其間續建2項、新建13項,爭取完成占比建成區面積33.6%以上。到2030年,主城區80%以上面積到達「海綿城市」建造要求,進一步促進咱們的城市質量內涵的提高,這樣才能真實經得起暴雨洪水的侵襲,讓咱們的城市更生態更宜居。」市海綿辦主任張煒接著說。
  
  海綿路途、海綿校園、海綿小區,經過探究與實踐,一個個海綿項目讓新沂日益完成城市與天然的互融。從試點示範到全域體系化推動,新沂按照「源頭減排、過程操控、體系管理」的思路進行體系謀劃,穩步有序全面推動海綿城市建造,城市內澇緩解、水環境改進、水資源歸納使用、水生態修復等歸納目標已逐漸完成。
 
 
上一篇:市场监督管理局 下一篇:精心设计的路线新颖的小游戏也让参赛选手们惊喜不断
打印本页 || 返回

川汇城市网: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05-2026 www.chqcgj.com 网站地图 © All Rights Reserved!